申报通告
2024年辽宁省产业创新重点 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
为主动谋划新产业突破,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在重点产业领域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有效激发产业活力和创新动能,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战略性产品,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工信厅计划开展产业技术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挂帅”攻关工作,现将《2024年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工作指南》向全社会公布。
具体申报事项按照《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智造强省方向)申报工作的通知》(辽工信投资〔2024〕123号)执行。
联系人: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处 韩光
联系电话:024-86892497
附件:1.2024年辽宁省产业创新重点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工作指南
2.2024年辽宁省产业创新重点攻关任务“揭榜挂帅”指标要求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9月6日
附件下载 |
附件1
2024年辽宁省首批产业创新重点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工作指南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系列讲话要求,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把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重中之重,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聚力攻坚”部署安排,立足国家所需、辽宁所能、产业前沿,整合产学研用创新资源力量,在重点产业领域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有效激发产业活力和创新动能,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战略性产品,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我省重点产业领域发展需求,实施产业创新重点攻关揭榜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工作目标
聚焦重大技术创新验证和重大创新示范应用,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推动本地化应用,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共性工艺、技术,研发一批重大装备,做强一批优势企业,不断提高我省制造业自主可控水平,为产业界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方向,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及自主可控贡献辽宁力量。
二、任务和预期目标
(一)基础装备与工艺
1.高精度工业母机系列攻关
揭榜任务:针对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系统性研发能力薄弱的现状,为解决数控机床等重点领域亟需的用于制造高端数控机床的工作母机定位精度差、主轴刚性弱、空间场控温效果差以及系统控制响应速度慢等难题,基于立式坐标镗床、龙门式坐标镗床等高精度数控机床,开展数控机床新材料应用、整机设计有限元分析及仿真优化、机床空间温度场与温度梯度波动优化、数控系统误差补偿与伺服控制,以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检测与测量、制造工艺与装配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实现国产高精度工业母机创新能力提升与示范应用。
预期目标:突破整机拓扑结构优化与运动部件(矿物树脂材料)的制造和装配工艺,机械主轴与电主轴关键核心功能部件的设计及制造,整机动态精度控制、空间运动轨迹控制、高动态响应伺服控制以及运动链执行反馈精度优化设计等关键技术难题,完成2类高精度工业母机的研制,实现重点领域高端数控机床工作母机的国产化。立式坐标级镗床:直线轴定位精度≤0.002mm,重复定位精度≤0.001mm;主轴扭矩71Nm/52Nm (低速绕组/高速绕组);主轴额定功率15Kw/22Kw(低速绕组/高速绕组),主轴最高转速≥10000rpm。龙门坐标级镗床:直线轴定位精度≤0.003mm,重复定位精度≤0.002mm;主轴扭矩≥300Nm;主轴最高转速≥10000rpm。
2.大口径厚壁天然气管道内检测装备研制及示范应用
揭榜任务:针对大口径厚壁天然气输送管道存在的微小缺陷难以检出、缺陷量化程度低、应力检测精度差等问题,开展低磁导率管道非饱和磁场下微小缺陷、高置信度管道缺陷特征识别、交变电磁场激励下管道轴向应力高精度测量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芯片级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磁成像传感器,开发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内检测装备及靶向诊断系统。
预期目标:突破非饱和磁场微小缺陷检测分析及缺陷高灵敏度、高分辨率识别关键技术,研制大口径管道内检测装备及诊断系统。产品适用于通径DN1400、壁厚≥30mm、运行压力20MPa、磁饱和条件下相对磁导率<100的天然气管道。轴向采样间距1mm(检测器运行速度≤5m/s);磁传感器单芯片测量通道数量≥15;针孔直径≥3mm、开口裂纹≥0.5mm(深度≥2mm)等缺陷自动识别率≥90%;缺陷与参考环焊缝之间距离误差±0.1m;缺陷定位钟点精度±5°;轴向应力检测误差±10%;工作温度-40℃~80℃。
3.三代核电装备用高温高压屏蔽主泵
揭榜任务:面向三代核电装备对高温高压屏蔽主泵的需求,开展屏蔽主泵水力设计、泵组结构设计,相关安全部件设计和压力边界、热屏导叶温度场、地震响应等分析计算,研究大型三元闭式叶轮“锻+铣+电火花”集成加工工艺和水力部件流道铣制形状检测工艺,制定装配工艺标准和相关评价标准,开发出驱动50Hz主泵的变频器和试验平台,形成满足国和二号核电项目技术规格书要求的屏蔽主泵样机并通过试验验证,具备示范应用条件。
预期目标:完成国内首台套国核二号屏蔽主泵的泵组结构设计、泵组力学分析、关键部件制造与装配工艺以及试验验证,突破国核二号屏蔽主泵关键技术,解决50Hz主泵转动惯量不足、水力性能不够、主泵外形尺寸受限等问题,填补CAP1000堆型用50Hz主泵的空白。开发的屏蔽主泵转动惯量≥1300kg·m,主泵在保持同步转速1500r/min时,流量调节范围16000m3/h-20000m3、扬程范围95m-128m;机组效率能够≥53%。
4.复合手术场景下的高性能Angio CT整机系统
揭榜任务:针对临床介入组成的复合手术需求现状,满足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或机器人手术等特殊诊疗操作的复合手术室要求,开展包括数字化平板探测器、高转速机架、快速精准CT平移装置、一体化多模态显示系统等核心部件,以及超高速旋转驱动技术、外科手术床DSA适配技术、低剂量CBCT成像技术、基于AI的图像精微显示技术等方面研究开发,实现复合手术场景下的高性能Angio CT整机系统迭代提升与示范应用。
预期目标:突破数字化平板探测器、高转速机架、快速精准CT平移装置、一体化多模态显示系统等核心部件,以及超高速旋转驱动技术、外科手术床DSA适配技术、低剂量CBCT成像技术、基于AI的图像精微显示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复合手术场景下的高性能Angio CT整机系统,实现扫描速度、成像质量、诊断准确率、治疗精准度等指标的提升,满足多部位血管联合检查,如心脑联合、胸痛三联、婴幼儿介入术等多种临床诊疗需求。扫描速度0.235 s/圈,空间分辨率≥30lp/cm,机架轴数7轴,成像面积≥295mm×390mm,探测器像素尺寸≤154μm。
5.风电永磁悬浮主轴承
揭榜任务:针对目前风电设备主轴承存在的运行寿命低、功率损耗大、维护维保难问题,开展风电永磁悬浮主轴承设计开发,包括创新构型、创新磁路设计、永磁体精密安装工艺、永磁体二次充磁工艺、永磁体防护工艺、超大推力永磁悬浮轴承精密装配工艺、性能测试与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设计,研制出满足6.5MW主机需求的风电永磁悬浮主轴承,实现风电永磁悬浮主轴承产品配套与示范应用。
预期目标:创新永磁悬浮轴承构型、创新磁路设计,突破永磁体精密安装工艺、永磁体二次充磁工艺、永磁体防护工艺、超大推力永磁悬浮轴承精密装配工艺、性能测试与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主轴承寿命≥20年、轴向承载≥1500kN,磁悬浮轴承径向承载≥2500kN,磁悬浮轴承功率损耗小于等于风机额定功率1%。磁悬浮轴承完成装机验证。
6.浅表病变低温冷冻治疗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揭榜任务:针对当前浅表病变外科治疗器械冷媒安全控制性差、无法准确定位、冷冻时间长等问题,开展浅表病变低温冷冻治疗系统主机控制器、冷冻气体温度和流量交变精确控制、无菌冷冻治疗探头真空隔热、辅助轨迹规划和精准定位等技术研究,形成浅表病变低温冷冻治疗系统并实现示范应用。
预期目标:开发出用于浅表病变的低温冷冻治疗主机控制器、辅助控制部件以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冷冻治疗探头等配套部件,突破低温冷冻治疗主机控制器治疗温度精准控制、辅助轨迹规划和精准定位、无菌冷冻治疗探头真空隔热、病变特性分析等关键技术,研发出低温冷冻治疗系统。冷媒:超高压氩气,最低冷冻温度-150℃,降温到最低冷冻温度时间≤40s,从最低温度加热到0℃以上时间≤120s,正常运行时,设备调温范围-80至~150℃(误差±10℃),工作噪声应≤85dB(计权),冷冻治疗探头应无菌以及使用时隔热部分温度≥0℃,实现临床应用。
7.高磷脂低粘度南极磷虾油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揭榜任务:聚焦南极磷虾产业战略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提质增效的需求,以及磷脂含量对南极磷虾油中Omega-3脂肪酸、虾青素其他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影响大的特点,以南极磷虾粉或普通型南极磷虾油为原料,通过研究溶剂浓度和提取时间、吸附剂用量和使用方式、真空度和温控等参数对磷脂富集、粘度降低、杂质脱除、高真空脱溶、品质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适合的工艺参数,建立高磷脂低粘度南极磷虾油制备产业化技术,并重点解决产业化实现中设备选型、衔接、物料流转等关键问题,进行示范应用,提升南极磷虾油在我国大健康产业中的地位。
预期目标:突破南极磷虾油高效提取纯化、磷脂富集及产品稳定性保持等关键技术,建立示范生产线,实现高磷脂低粘度南极磷虾油产品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示范的高效转化,达到功效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细分化功能需求。建立高磷脂低粘度磷虾油制备技术1项;改建产业化示范生产线1条;产业化产品满足:磷脂含量≥56%,DHA含量≥6%,EPA含量≥12%,过氧化值≤0.06g/100g,酸值≤12mg/g,溶剂残留满足要求,产品保质期≥24个月,溶剂损失率≤10%,年虾粉处理量超过400吨,年产符合标准的南极磷虾油超过50吨。
(二)绿色化工
8.石脑油甲醇耦合制烯烃联产对二甲苯成套装备及技术
揭榜任务:针对石脑油制烯烃技术原料适应范围窄、烯烃产率低、产品结构不易调整、能耗高的难题,开展石脑油甲醇耦合制烯烃联产对二甲苯技术研究开发,包括开发高性能催化剂、成套工艺装备、中试放大、技术验证和示范,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为烯烃、芳烃产业链技术持续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石脑油制烯烃、芳烃技术迭代提升与技术示范。
预期目标:突破石脑油甲醇耦合制烯烃联产对二甲苯关键技术,设计、建设石脑油甲醇耦合制烯烃联产对二甲苯成套装备,实现技术验证和示范,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示范装置原料处理规模为1000吨/年,适用于石油基石脑油、煤基石脑油和轻烃,以煤基石脑油和甲醇为原料,甲醇含量30-60wt%,稳定运行考核时长>72小时,非水产物中,“乙烯+丙烯”收率>60%,“乙烯+丙烯+对二甲苯”收率>70%,二甲苯中对二甲苯含量>70%,甲烷收率<6%。
9.油页岩高效炼油装置开发
揭榜任务:针对目前油页岩干馏炼油技术油收率低、品质差,无法使用小颗粒,干馏残渣高含水、难利用等问题,开展油页岩高效炼油装置的研究开发,包括高油收率的干馏单元、高燃烧效率的页岩半焦燃烧单元、热量完全自给的供热单元及各单元的优化集成等,形成适用于小颗粒油页岩的自热式高效炼油工艺和装置。
预期目标:突破同时获得高油收率、低尘、富轻组分的页岩油且热量完全自给的宽粒径油页岩高效炼制关键技术及工艺,完成一套油页岩处理规模≥0.5万吨/年的高效炼油装置研制开发。连续运行时间≥168h,可使用粒径15mm以下的小颗粒油页岩,干馏过程实现能量自给,页岩油收率达到铝甄收率的80±5%;页岩油含尘量<1%;页岩油中沸点360oC以下组分含量>65%;干馏反应挥发分提取率>85%;残渣含水率<3%。
10.连续逆流超临界流体萃取装备开发及验证
揭榜任务:针对现有技术装备无法满足在生物医药领域实现连续、绿色萃取工艺的现状。围绕医药领域萃取天然作物时产生有毒溶剂残留,并难以检验产品性质导致产品的迭代与放大生产困难的难题,以及产业化成本高等行业痛点,开展包括连续逆流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设计与搭建,并耦合生物芯片设计与制备、细胞/分子水平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开发出高通量并支持检验萃取物功效的连续超临界流体萃取生产装备。
预期目标:突破生物医药领域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方式,实现连续超临界流体萃取的设计及制造、生物芯片检测、微球缓释等关键技术,完成一套支持创新性概念验证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的研制,同时满足萃取物功效对动物细胞在RNA水平和蛋白质分泌水平验证。达到丙酮残留<400ppm;乙醇残留<400ppm;乙酸乙酯残留<400ppm;环氧乙烷残留<0.01mg/kg;试生产植物提取物试样,包括但不限于大蒜、水飞蓟、五味子、生姜等;连续生产时间超过24小时;根据萃取物不同,产量不低于1升/批次;萃取物稳定性室温下稳定15天以上;生物芯片精度达到20微米以内;微球制备通量达到1000个/小时。
11.生物质清洁高效气化技术及装备
揭榜任务:针对玉米秸秆钠钾含量高、挥发分高带来气化过程易结渣、煤气焦油含量高和甲烷含量高等问题,围绕典型生物质气化特性、流态化气化、抑制结渣、焦油及甲烷非催化分解、液渣与高温气体分离等需求,开展流化床生物质气化、高温非催化重整、高温液渣空间激冷等方面研究,开发一套可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吨级规模生物质流化床气化装置。
预期目标:突破玉米秸秆气化过程中床料粘结、焦油及甲烷非催化重整、液渣快速冷却和气固快速分离等技术难题,实现流化床气化和高温非催化重整技术集成,开发一套运行稳定、碳转化率高、有效气成分高、焦油含量低的吨级规模生物质流化床气化装置。处理规模≥1吨/时;合成气中有效气浓度(CO+H2)≥68%,CH4浓度≤0.8%,碳转化率≥95%,合成气中焦油浓度≤50mg/Nm3,煤气冷凝液中挥发酚≤0.1mg/L,石油类≤3mg/L;气化装置连续稳定运行时间≥168小时。
12.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开发连续萃取生产装备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化应用(重大技术创新验证)
揭榜任务:针对现有技术装备无法满足在生物医药领域连续、绿色、可实时监控等萃取工艺的现状,围绕医药领域萃取天然作物时产生有毒溶剂残留,并难以实时监测导致产品迭代与放大生产困难的难题,开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设计与制备、实时质量检测设备、微流控芯片设计与制备等方面研究开发,研制出大体积、可实时监测萃取物成分、支持检验萃取物功效的连续超临界流体萃取生产装备。
预期目标:改变生物医药领域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方式,突破大体积超临界流体萃取设计及制造、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实时检测技术、微流控芯片检测等关键技术,完成一套支持产业化生产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研制,同时满足萃取物成分实时监测及功效细胞水平验证。达到丙酮残留<50ppm、乙醇残留<50ppm、乙酸乙酯残留<50ppm、正己烷残留<5ppm、环氧乙烷残留<0.01mg/kg;连续生产时间≥120h;萃取物稳定性12个月以上;检测分析周期<10min可知萃取物成分,微流控芯片精度达到10µm以内;年处理天然作物量1000t以上;年产出萃取物50t以上。
(三)新材料
13.200kg级高纯金属真空悬浮熔铸工艺及装备
揭榜任务:针对高端装备制造对高纯净高均质耐热/超低温/高强钛合金等材料与铸件的迫切需求及国内工业级大容量真空悬浮熔铸装备短缺的现状,面向大容量金属熔炼悬浮效果与加热效率难以合理匹配等难题,开展高性能钛合金高洁净悬浮熔炼、凝固组织控制等工艺研究及大容量真空悬浮熔铸设备研制,实现高性能钛合金、钛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和铸件产品质量迭代提升。
预期目标:突破悬浮熔炼大容量坩埚设计与制造、多坩埚系统协同熔炼与控制、高洁净度金属制备与铸造成形等关键技术,研制出真空悬浮熔铸装备,提升高性能钛合金制件成形质量,满足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对高性能钛合金金属材料及铸件需求。熔量≥200kg/炉(以钛计);熔炼可输入功率≥3000kW;极限真空≤6.7×10-2Pa(空载),压升率≤1.0Pa/h;工作真空度≤1.0Pa;坩埚翻转速度≥105º/5s,浇注凝壳率≤10%;熔炼温度≥2000℃;装型空间≥Φ1800mm×1500mm;以耐热、超低温、高强度钛合金等3种以上金属材料为验收标的。
14.超大容量光存储数据库系统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类)
揭榜任务:针对传统磁存储功耗大、寿命短、安全性低等现状,围绕实现冷数据的长期、安全、稳定、低能耗存储难题,开展大容量高密度光盘存储技术研发与应用,包括高精密光盘机械手机构、光盘驱动对接装置;光盘高效可靠输送、分离及回收,多单元存储器与机械手交互并行的高速运行控制,多驱动器冗余单元组构造,存储系统软件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开发;建设新一代高密度超大容量光存储系统示范工程,完成温冷数据总容量达到20PB的大容量光存储技术应用示范。
预期目标:突破大容量光存储技术、装备创新应用,实现算力绿色安全发展,建设新一代高密度超大容量光盘库系统示范工程,满足温冷数据存储商业化应用要求。单张光盘容量500GB , 单机柜容量≥2.7PB,单柜光盘库能耗≤0.3kWh,盘匣内支持RAID0、5、6冗余,数据50年不迁移,支持19寸标准机柜,软件系统支持标准存储接口S3对象存储、分布式集群部署、海量数据管理,总工程装机容量≥20PB以上,实现超大容量光盘库系统在大数据存储领域的应用示范。
15.轻烧氧化镁生产装备
揭榜任务:针对菱镁行业中轻烧氧化镁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可控、生产效率低、大气污染物尤其是无组织排放相对严重、能耗高等问题,开展轻烧氧化镁先进生产装备研究开发,推动菱镁行业生产装备规模、能效、排放、质量等水平大幅提升。
预期目标:达到单窑规模20万吨/年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辽宁省推进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杆值要求;轻烧氧化镁产品活性可控、质量稳定满足耐火材料行业和建材行业标准YB/T 4019-2020要求;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尤其是无组织排放符合DB21/3011—2018;实现自动加料、出料,连续化生产,燃料及热工参数自动控制;满足菱镁行业对新装备新技术需求,并在行业中示范应用。
16.基于氢气竖炉直接还原的氢冶金关键技术
揭榜任务:针对氢冶金低碳绿色钢铁生产关键问题,围绕高品位氧化球团制备-氢气竖炉直接还原-高纯净直接还原铁熔炼新工艺,开展高品位氧化球团、氢气智能化高效电加热、氢气竖炉直接还原、直接还原铁超纯净熔炼工艺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形成万吨级氢气竖炉短流程工程示范应用。
预期目标:突破氢气竖炉直接还原及其直接还原铁产品超纯净熔炼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直接还原铁生产规模1万吨/年,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碳排放强度(吨直接还原铁)不高于0.4吨CO2;开发新型直接还原铁超纯净熔炼炉,规模2万吨/年以上,熔炼产物A、B、C、D四类(粗系)和Ds夹杂物总和≤2.0级,完成氢气竖炉直接还原短流程工程示范应用。
(四)新型交通装备
17.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研发及验证
揭榜任务:针对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结构复杂、设备布置空间紧凑、车辆各方面性能要求高等问题,面向车辆悬挂系统设计难度较大、车辆乘坐舒适性需求高、车辆节能环保要求高的难题,开展包括列车车型方案、动力学性能分析、新型转向架结构等方面研究,建设轨道列车试验线,实现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工程示范验证。
预期目标:突破二系空气悬挂系统结构、配置永磁电机系统、动力蓄电池牵引、单电机双侧驱动、充气橡胶走行轮等技术,形成一套包括车体结构、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案,完成1列速度适中、安全环保、施工简单、造价较低的两编组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满足车辆尺寸(11485mm×2400mm×3350mm)、车辆定距(6600mm)、转向架轴距(1790mm)、最高运行速度(60km/h)、最小平面曲线半径(30m)、车辆最大轴重(≤5.5t)的要求。
18.C919大型客机吊挂部件上速率装配技术及装备
揭榜任务:针对C919大型客机吊挂部件装配协调复杂,加工难度大,装配周期长,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围绕上速率面临的高质量、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要求,从精细容差分配、大尺寸孔孔定位与预装配、整体组件自动化加工、装配全过程在线检测与评估、基于状态感知的加工参数自修正、钻锪一体刀具参数优化、柔性工装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掌握C919大型客机吊挂高效装配技术,开发高效自动化装备,大幅提升吊挂部件装配效率,满足C919大型客机高速率、高质量批产需求,引领行业示范。
预期目标:突破零件大尺寸孔孔定位、整体吊挂自动化加工、钻锪一体单刀成孔、高效柔性工装设计等关键技术,形成大型民用飞机吊挂高速率装配工艺体系,研发自动化加工装备,满足吊挂装配上速率要求,并在C919大型客机吊挂部件装配生产线示范应用。零件定位精度±0.2mm,钛合金孔径公差0~+0.051mm,锪窝深度公差-0.15~+0.08mm,法向精度公差0~0.5°,粗糙度Ra≤1.6μm,吊挂部件月(30日)产量达到6架。
19.纯电倾转eVTOL飞行器缩比样机研制(重大技术创新验证)
揭榜任务:构建辽宁低空经济产业新生态,打造振兴发展新引擎,以新质生产力助推辽宁通航产业释放新动能,围绕纯电倾转eVTOL飞行器缩比样机设计与研发任务,开展包括飞行器总体构型方案论证、先进气动设计计算、整体结构优化设计、动力系统集成,倾转系统设计及飞控系统设计等方面研究开发,完成一架能够实现自主无人驾驶飞行的纯电倾转eVTOL飞行器缩比样机研制。
预期目标:突破纯电倾转eVTOL飞行器缩比样机总体设计、集成及制造等关键技术,完成一架纯电倾转eVTOL飞行器缩比样机试制及测试工作,掌握倾转系统、轻质高强度机身,低噪声旋翼等核心部件设计方法。飞行器应具备自主无人驾驶飞行功能,可进行路径规划,最大起飞重量80kg;巡航速度90km/h~126km/h;最高160km/h,起降过程最高抗风等级4级,空中飞行最高抗风等级6级,飞机使用环境温度为-20℃~40℃,飞机选用锂电池供电,锂电池容量不低于30Ah。
20.40节高速客货运输船研发设计(重大技术创新验证)
揭榜任务:针对海上客货运输船航速低,高速航行时舒适性差的现状,面向40节高速客货运输船综合水动力性能、结构性能、减摇控制和动力选型等难题,开展包括船型方案论证、总体性能分析、船体结构优化、主动运动控制、新型船用铝合金板材开发、船用动力方案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实现高速客货运输船总体方案设计,开发减摇装置原理样机并完成综合测试。
预期目标:突破40节高速客货运输船船型设计、总体结构优化、总体性能优化、主动运动控制、新型船用铝合金板材开发和船用动力方案设计等关键技术,完成高航速、大载量和良好海况适应性的高速客货运输船总体设计方案。最高航速不低于40节,单次运输人员不少于1000人、运输车辆不少于30辆,安装主动减摇T型翼等装置后纵摇响应谱峰值降低不低于40%。完成主动减摇T型翼等装置样机研制和船体模型(缩尺比不低于1:30)相关试验验证。
21.先进涡轮机混合电力能源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揭榜任务:针对涡轮机动力系统与电力能源系统融合发展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创新型应用场景需求的现状,面向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能源系统发展需求,围绕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应用和系统综合能量动态管理等难题,开展包括高性能涡轮机与高功率发电机一体化、涡轮发动机模块化低成本化、多种替代燃料燃烧室、涡轮机-电机综合控制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设计和研究开发,开发完成不低于500kW功率等级的先进涡轮机混合电力能源系统。
预期目标:突破500kW涡轮机混合电力能源系统设计、制造、试验,综合系统控制器设计及综合润滑-散热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完成≥500kW功率等级涡轮机混合电力能源系统的开发验证。涡轮机混合电力能源系统的功重比≥2,轴电转换效率≥0.95,发电机额定功率≥500kW,功率密度≥7kW/kg。
22.“木改铝”渔船研制及示范应用
揭榜任务:针对沿海地区多礁石、渔港条件差等复杂的海域环境现状,面向传统木船面临的多种腐蚀损伤难题,开展包括新型耐腐蚀抗损伤铝合金、耐蚀可焊铝合金板材及型材制备、工业化船体材料切割及焊接加工、防附着涂层油漆等方面开发,新型及常规铝合金材料渔船总体设计、船舶布置方案优化、船体结构优化、舵系与螺旋桨设计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实现新型及常规铝合金材料渔船研制和迭代提升。
预期目标:突破新型及常规铝合金材料渔船型线和总布置设计,完成高合金含量耐蚀铝合金成分设计与工业化铸锭质量控制、耐蚀铝合金板材/横骨挤压型材等复杂形变-均匀组织协同调控、渔船工程铝合金焊接/控型应用等关键技术验证,实现渔船船体性能和动力系统的提升,满足渔船行业对高航速、载重量大、适应复杂海况等诸多方面要求,完成24米以下2种船型共20-100艘新型及常规铝合金材料渔船建造。船型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国内海洋渔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9)及2024修改通报《国内海洋小型渔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9)规范。螺旋桨设计方案1套;船用新型铝合金板材满足:抗拉强度≥370MPa、屈服强度≥260MPa、延伸率≥15%、晶间腐蚀5mg/cm²、剥落腐蚀等级PB、焊缝抗拉强度≥300MPa;船用新型铝合金型材满足:抗拉强度>290MPa、屈服强度250MPa、延伸率8%、晶间腐蚀(GB/T7998-2023)≤3级、剥落腐蚀等级≥PB、焊缝抗拉强度≥230MPa。完成20-100艘新型及常规铝合金材料渔船的建造,采用新型铝合金材料建造的渔船数量不低于30%,采用常规铝合金材料建造的渔船数量不高于70%,完成新能源动力系统2艘及以上研制生产(含2艘级以上新能源动力系统)。
(四)新型储能与新能源
23.非高纯氢气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
揭榜任务: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受限于气源纯度、应用场景等现实问题,围绕石油开采行业中油气田低压天然气或伴生气回收利用难、温室气体排放高、偏远井孤电供给匮乏、氢燃料电池依赖高纯氢等难题,开展高转化率、高水热利用率和模块化的低碳烃转化制氢,高耐久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智能化的非纯氢气源PEMFC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适用于辽宁省内石油产业作业特点的非高纯氢气源 PEMFC热电联供系统。
预期目标:突破低碳烃预转化与重整制氢热能耦合传递、抗CO中毒催化剂、非纯氢气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热电高效管理等关键技术。完成包含低碳烃预转化制氢、PEMFC发电单元的以撬装式非高纯氢为气源的PEMFC热电联供系统。设计系统发电额定功率为50kW。预转化制氢中甲烷化反应富甲烷气:CH4≥60%, C2+<0.5%,H2S<50ppb;甲烷重整反应富氢气:H2≥70%,CO<10ppm,N2+CO2<30%。全系统发电效率≥40%(LHV),热效率≥45%,总效率≮85%;抗中毒催化剂耐CO≥10ppm,产能≥100kg/年;电堆寿命≥10000h,高低温性能良好,可在-25℃~55℃环境中稳定工作,安全性能符合行业标准。实现PEMFC热电联供系统在石油产业中的应用。
24.2MW氢能热电联供系统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类)
揭榜任务:开展适用于辽宁省工业企业生产特点的氢能热电联供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包括适用于燃料电池的工业副产氢提纯工艺,高效、长寿命、快响应燃料电池电堆工程化制造技术,微电网中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与控制关键技术,热电综合利用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工业副产氢提纯、氢燃料电池、电力电子、余热回收等关键设备研制。加快氢能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创新成果转化,通过工业副产氢的就地大规模发电利用,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减少传统能源消耗,支撑辽宁省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热电联供一体化的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完成氢能燃料电池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应用与工程示范验证。
预期目标:突破氢能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关键工艺及技术壁垒,建成配套工业副产氢的2MW氢能热电联供系统示范工程,满足氢能热电联供商业化应用要求。实现氢气纯化能力≥1500Nm³/h,氢气纯度≥99.99%,CO含量<0.2ppm;热电联供机组额定电功率≥2MW,发电效率≥53%(LHV),热电联供综合效率≥85%,目标寿命≥60000h,最低稳定输出功率≤200kW;负荷调整过程及稳定状态系统输出电压失真度<3%;支持-20℃低温启动,最高工作温度90℃,温度控制精度±1℃。完成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
(五)未来产业
25.人形机器人高速通信实时以太网芯片研究与开发
揭榜任务:面向人形机器人强实时通信、高性能计算和低功耗的运动控制需求,针对国内自主可控实时以太网芯片性能存在的差距,开展包括网络控制系统架构、数据实时处理方法、协议并行处理、单帧多访问通信机制等方面研究,研制高速强实时通信以太网芯片并开展人形机器人功能示范验证。
预期目标:突破高速强实时以太网芯片系统结构设计、先进工艺原型芯片设计及制造、并行处理与快速数据交互及精准时间同步等关键技术,研制高速通信实时以太网芯片,开展典型应用场景的功能示范验证,实现以太网通信的实时控制和快速响应,满足人形机器人高实时通信与协调运动控制需求。支持全双工通信,通信速率达到100Mbps,时间同步精度<100ns,数据报文转发时间<1us;具有4种网络寻址方式,通用MII接口,以及过程数据接口;至少包括3个全局内存地址映射单元,4个同步管理器单元,具有数据接口的同步锁存同步触发功能。
26.基于认知学习的多任务适应性移动双臂作业机器人
揭榜任务:面向现有机器人智能程度低、通用性差等现状,针对机器人动态场景和任务理解、人的行为认知、人的作业技能学习等难题,开展包括复杂场景和任务检测与理解、人体姿态估计与行为识别、融合视/听/肌电交互的机器人技能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可通过视觉观察、听觉语音指导、肌电预测操作力等方式相结合的人的技能学习技术,研制面向多任务的移动双臂作业机器人。
预期目标:突破复杂场景和任务检测与理解、人体姿态估计与行为识别、交互式技能学习等关键技术,开发出可适应多种场景、执行多项任务、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的移动双臂作业机器人,实现机器人通用智能水平的提升。双臂自由度≥12个,手臂活动范围>0.5m;实现视、听、肌电等多种模式用于机器人交互式学习;可理解场景任务种类≥5种,理解准确度>80%;视觉识别人体的行为语义,种类≥10种,识别精度>90%;听觉(普通话)信息理解准确度>90%;基于肌电信号预测人的操作力,误差率低于15%;机器人可自主完成室内地图构建与动态路径规划,建图误差<±1cm,定位误差<5cm;自主完成地图局部变换的重构,重构时间<4s。
27.间充质干细胞帕金森病药物研发及产业化
揭榜任务:针对目前现有帕金森病治疗药物不具备修复神经细胞作用,治疗效果不佳、且副作用严重等问题,围绕间充质干细胞具备的细胞修复特性,开展临床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注射液的规模化制备、质量控制、制剂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实现间充质干细胞新药研发与产业化,申报干细胞临床备案。
预期目标:突破干细胞制剂的规模化生产、稳定性维持及干细胞体内示踪等技术难题,完善高稳定性的临床级hUC-MSCs注射液规模化制备工艺,hUC-MSCs注射液达到细胞活率90%以上,pH值7.0±0.5,渗透压280-340 mOsm/kg,染色体核型及基因型无变异,在裸鼠体内不成瘤,产品在96h内保持稳定;完成hUC-MSCs注射液GMP 3D生产线建设,达到产量1000人份/批次以上;取得治疗帕金森病的hUC-MSCs临床备案。
28.融合多模态意图交互文旅机器人艺术装备
揭榜任务:围绕现有文化旅游行业装备普遍存在人机交互性不高、体验感不强的问题,针对现有文旅机器人装备受限于固定程序控制而造成的缺乏与人互动、应用临场感弱的现状,开展包括针对面向用户的视觉行为识别、基于脑机接口的情绪识别、语音理解与情感交互,以及文旅机器人装备智能交互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研究,融合文化和流行的艺术风格,研制开发人机互动式智能机器人艺术装备。
预期目标:突破基于视觉的行为识别、基于脑机接口的情绪识别、语音理解与情感交互等关键技术,构建文旅机器人艺术装备的智能交互系统,开发出可具有人机互动能力和应用临场感的智能机器人艺术装备。产品视觉系统具备调焦功能,可识别范围2~10m,响应时间<1s,识别准确率≥80%;脑机接口识别情绪≥4种,精度>80%;语音控制指令≥4种,响应时间<1s;语音系统具备模糊音处理及降噪功能,识别准确率>80%;语音采集设备具备短程无线传输功能,传输距离>20m;整机装备高≥4m,重≥5t。
三、步骤安排
(一)申请揭榜。我省域内的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法人单位,或者由多个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可申请成为揭榜单位。申请单位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对申请揭榜的产品或服务拥有知识产权,技术先进且应用前景良好。申请单位需承诺揭榜后能够在指定期限内完成任务。
(二)单位推荐。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局按照属地化原则组织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填写申请材料,并在审核后统一报送推荐表和纸质申请材料。
(三)揭榜单位遴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行业专家和评测机构进行集中评审和现场评估,综合考虑各申请单位的基础水平、创新能力、发展潜力、产品指标及各地区产业布局等因素,择优确定并公布揭榜单位名单(每个细分领域1家)。
(四)揭榜任务实施。揭榜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揭榜任务,开展集中攻关工作。期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持续跟踪揭榜单位产品创新及应用进展,适时组织行业专家对揭榜任务进行阶段性评估,不断优化揭榜任务实施路径。
(五)发布揭榜成果。揭榜单位完成攻关任务后,可申请评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视进展情况组织行业专家,委托具备相关资质和检测条件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价工作。评价工作基于揭榜任务和预期目标,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进行评估,适时公布评估结果,择优发布攻关成功单位,给予重点推广和支持。
四、工作要求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局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企业、科研院所、相关产业联盟及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密切跟踪揭榜单位产品创新及应用进展,适时开展揭榜任务的阶段性评估,有效协调推进揭榜任务攻关组织实施工作。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在相关配套资金、项目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为揭榜单位完成攻关任务创造良好环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路55号三层 备案号: 机关备案号:京ICP备18017719号-1
CORPYRIGHT © 2024 国研信达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天润顺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