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 (征求意见稿)
按照省委、省政府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安排,我厅组织编制了《山东省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欢迎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并就文件内容和是否影响市场公平竞争提出意见。公示期间如有意见建议,请以书面方式反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个人请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单位请加盖公章。
公示时间:12月6日至12月16日;
联系电话:0531-51782520;
邮 箱:zxqy@shandong.cn。
附件:山东省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docx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12月6日
附件 山东省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安排,制定以下措施。
(一)加强入库培育。聚焦“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培育一批承载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善“小升规”培育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个梯度培育库,对入库企业的重点经营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定期分析、精准画像,实施“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推动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及驻鲁央企、省属和地方国企加大创新项目孵化力度,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夯实培育载体。高质量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升集聚企业能力,健全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孵化培育和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平台载体。办好“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区域赛、专题赛,成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发源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精准服务。构建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一张网”,逐步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健全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和成长
帮扶系统,运用大模型技术,一键生成指标差距报告及提升解决方案。建立优质中小企业“专家服务团”,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专属服务包。组织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各地市培育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实施“专利赋能”工程,聚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差异化需求,精准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合规经营,支持专业机构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经营管理诊断、咨询和培训,组织合规管理体检,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实现内部挖潜、降本增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精准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牵头或参与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独立或联合设立研发机构,不断提升企业研发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请技改补助,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建中试平台,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推动中试平台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服务费用优惠。(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深化科技成果赋智。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播种”行动,常态化征集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对接中科院、山东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
动态发布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清单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需求清单,定期开展知识产权转化对接活动。支持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企攀登”行动,实施专利导航,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存量专利转移转化。组建“专利辅导师”团队,搭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利申请和需求项目库,及时归集并受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利培训、专利快速预审、专利优先审查、维权援助服务等需求,提供知识产权管理、核心技术专利快速获权、专利价值再造等一揽子专业化服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持续开发新产品,保持自身产品迭代创新。(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促进质量标准品牌赋值。实施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和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贯标。推动重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施“山东制造”品牌提升行动,共建共享“好品山东”品牌,推介“山东制造 齐鲁精品”,展播“山东制造 品牌故事”,开展“山东制造 品牌交流”。深入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强化计量技术支持,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协同作用,提高质量管理效率,提升质量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金融要素支撑。梳理企业融资需求清单,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增加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及中长期贷款投放。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急转贷机构作用,高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保险机构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风险保障需求,开发研发费用损失、知识产权、数字资产、出口信用等保险产品。引导金融机构用足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再贷款再贴现“专精特新”引导专项额度。强化供应链金融服务。聚焦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持续组织“齐鲁企舞”“一城一策”“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金融监管局、青岛金融监管局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大人才要素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巨人”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邀请外国专家来华交流合作。实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支持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能人才培育和供给力度,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开展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场招聘活动。鼓励省属高校结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路(青岛)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等载体作用,带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链式“出海”。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内外展会,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场跨境撮合、线上线下销售对接等活动,帮助企业拓宽市场空间。推动在境外设立中小企业服务网络,指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开展境外并购合作。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海关备案情况,建立专精特新AEO培育库,积极开展信用培育,提升认证培育效率。为专精特新AEO企业配备海关协调员,协助解决企业通关疑难问题。实施“助企远航”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齐鲁行行动,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省商务厅、济南海关、青岛海关、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各地将腾出的用能空间,优先保障能效水平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投资和技改项目。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加强绿色技术应用。优先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减少执法检查次数或免于现场检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强用地保障。鼓励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存量建设用地利用安排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倾斜。在符合规划和土地转让规定等前提下,允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联合参加工业用地招拍挂,按规定做好宗地分割手续办理。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改变用途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厂房加层改造、内部用地整理
等途径提高自有工业用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省自然资源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深化“链主+专精特新”协同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对接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配套、市场开拓、产业链供应链协作等方面供需对接,持续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链主”企业、集群“龙头”企业达成新合作事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深化“发榜”“揭榜”互动。组织省属企业通过“发榜”提出产品使用方向和技术合作需求,邀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揭榜”开展技术攻关、精准配套等,扩大省属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采购规模。鼓励省属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条件下开放共享应用场景、大型科研仪器及中试装置、科研数据等科研资源,形成常态化互动合作。(省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认定培育一批主导产业聚集、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入“群”集聚发展。持续实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组织优质服务机构到集群实地“把脉问诊”,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品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高标准建设运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锚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总体定位,集聚省、市、县力量,强化“场景体验、供需对接、人才培训”等一体化服务能力。优化“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尝鲜”机制。开展“双走进”活动,加快推进数促中心与市县、集群、园区、企业双向合作,打造全国领先的中小企
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支持试点城市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统筹用好中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聚焦重点细分行业,推动中小企业深度转型,确保试点行业规上工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改尽改”。创新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市、区)培育,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区域样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专项改造。加力推广链式转型、集群转型、平台赋能等典型模式,支持开展“上云用数赋智”,引导中小企业实施投入少、见效快的“微改造”项目,尽快实现数字化基本功能。推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中小企业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带动中小企业“看样学样、愿改尽改”。支持大企业开放资源和能力,积极向中小企业输出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强化政策保障。相关部门制定细化分解措施,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差异化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政策间的系统衔接和配套互补,推动形成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强大合力。疏通企业政策获取路径,收集汇总各级惠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编制综合政策汇编和“政策地图”,在省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开发政策推送功能、设置政策提醒信息,点面结合为培育企业推送惠企政策,指导企业全面、精准对接享受政策红利。
(二十)优化发展环境。定期召开中小企业圆桌座谈会,及时听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严防新增拖欠。对信用风险低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合理降低市场监管抽查比例和频次。
(二十一)狠抓落实问效。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情况纳入评估指标体系。防范和打击中介伪造材料、虚假包装等行为。加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实情况调度督导,定期开展总结评估。